第四卷:为了谁 第168章厉兵秣马娃娃兵-《未蓝启示录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“它不单单是个岛,更是摄人心魄的裁决之刃。因此大多数人更喜欢它的另一个称谓----‘圣剑’。”

    摘自后世科普系列之一《论天下武装》

    AC228年11月1日,湾仔基地码头。

    晨雾尚未完全散去,易风独自一人,跟着驾船的尚小南,准时出现在了基地码头。

    李锐早已在那辆熟悉的、堆满物资的军用吉普车旁等候,旁边还是那名负责分发配给的基地厨师和一名持枪卫兵,守着几袋属于墓岛其他居民的米粮。

    看到只有易风一人走来,李锐心中咯噔一下,敏锐地察觉到墓岛的答复可能并非全盘接受,他立刻迎了上去。

    正所谓虎老雄风在,如果对面墓岛上没有乌不图,湾仔基地自然拥有绝对的话语权,但有了乌不图,很多事情只能商量着办。

    果然,易风带来了明显经过墓岛核心层深思熟虑后的消息:

    “李连长,岛上人认真商量了一番:大家愿意接收孤儿;岛上参与照顾的妇女按工作人员标准领取补给的事儿就按你说的办;‘燎原号’和挖沙船也同意上缴归公。”

    易风语气平稳,但紧接着话锋一转,“但是,岛上确实太小了,尤其现在生活设施简陋,村子也荒废了,小200人挤在馒头山上还缺粮、缺水、缺电,所以没地方驻军了。”

    李锐眉毛颤了一下,驻军是基地加强控制最直接的手段,被拒绝在他意料之中,但仍是遗憾。

    他沉吟片刻,传达了基地的后续决议:“关于船上的一百吨鱼获……基地决定一并征用。希望你们理解,这么多眼睛看着,基地需要统筹资源,服从大局。”

    他看到易风眼神微动,立刻补充了其他条件:

    “不过,基地可以给予补偿。所有留在岛上的船员,基地可以统一配发军服和制式枪支,并按照‘清道夫’编外人员的标准发放补给。这既能弥补你们船只和鱼获的损失,也能名正言顺地加强岛上的自卫力量,算是两全其美。”

    易风心中快速权衡。

    鱼获被征用虽是损失,但岛上的冷库确实也装不下,再说远洋渔船上缴基地,100吨鱼也不能铺在沙滩上。而换来十四套制式装备和“清道夫”编制级别的补给,则可让岛上自己人名正言顺的拿起枪来加强墓岛的戒备和管制。

    于是易风点头应下:“可以。具体如何操作?”

    两人迅速商定细节:由墓岛派出熟悉船只的船员,将两艘船大张旗鼓地开进湾仔基地码头,并将一百吨鱼获公开卸运至基地冷库。同时,基地将举行一个简短的仪式,公开为罗大福在内的十四名船员授予编外人员身份,发放军装和部分武器装备。此举,既彰显了基地的掌控力,也给了墓岛船员一个官方认可的“身份”和配给方面的相对优待。

    最后,李锐提出:“基地会尽快安排船只和人员,公开将九十八名孤儿送上墓岛。”

    然而,事情的发展往往会有些出人意料。

    就在基地新闻播出“风号角”佣兵团在“墓岛”与行尸同归于尽的消息后没几天,基地就大张旗鼓地把近百名孤儿往那个刚刚“清理”完毕、理论上还充满不确定性的岛上送,这一操作在湾仔基地的幸存者中间引发了轩然大波。

    “听说了吗?基地要把孤儿院的孩子都送到对面墓岛上去!”

    “这不是明摆着甩包袱吗?刚死了几十个佣兵,就把孩子送过去,这不是让孩子们自生自灭是什么?”

    “岛上一下子多了近百人,还大多是孩子,物资够吗?以后他们怎么领配给?”

    而当易风争取到的“全岛按月发放配给,并由基地派船每月1日送上岛并在岛上点名配发”的条件被某些知情人“泄露”出去后,质疑声更是达到了顶点。

    “不用本人来基地领配给?那岛上死了多少孩子,谁也不知道啊!”

    “这里面肯定有黑幕!刘司令这是要把这些孩子当小白鼠吗?”

    “为了省事,脸都不要了!”

    “上百号人的配给上岛,肯定会助长克扣和贪污。”

    各种猜测、质疑和愤怒的言论在幸存者聚集区流传,原本一件整合资源、安置孤儿的举措,在信息不对称和末世特有的猜疑心下,硬生生地给一心想要“盘活棋局”的刘司令带来了一波百口莫辩的骂名。很多人只看到表面,认为这是基地不负责任的表现,却看不到背后基地与墓岛之间的协调与各自的考量。

    墓岛上,当湾仔基地的舆论风波传到乌不图和雅克布的耳中时,两个老头对视一眼,露出些许“不厚道”的笑容。

    “对面刘司令算是被架在火上烤了。”雅克布嘬着烟斗,慢悠悠地说。

    乌不图点了点头,风轻云淡:“现在的世道,哪个不骂娘,他挨点骂,我们也好办事。注意力被孤儿和配给吸引了,就没人再去纠结侵入的‘风号角’佣兵小队到底是怎么没的。”

    晨光刺破海雾,将墓岛从沉睡中唤醒。

    AC228年11月2日,

    新的一天,并非始于慵懒,而是以一种井然有序的忙碌拉开序幕。

    船员、孤儿们的到来即让这座小岛好一阵人仰马翻的混乱,又很快变得充满前所未有的生机,当然也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压力。

    然而,在乌不图和雅克布两位久历风霜老者的指引下,这种压力正被转化为一种坚韧的、面向未来的力量。

    墓岛上所有人都在忙碌着,易风更是被暂时拴在了岛上脱不开身,连轴转忙碌了一整天,尤其宗祠里救出来那41个孩子就认准了自己,好处是安排干点啥都很听话。

    吃过晚饭着床就睡的易风浑然不知李锐正因为他的馈赠而兴奋异常。

    海风带着咸腥气息,吹拂着那栋孤零零依山傍海、在沿海公路拐角处探出头来的山坡下矗立的别墅。在肉眼难以察觉的角落,几个经过巧妙伪装、充满电的太阳能摄像头,正将别墅及周边区域的实时画面,无声地远程传输至基地的指挥中心。

    自从易风提供这个地址,正所谓兵贵神速,李锐向指挥部汇报后,第一时间就把这片区域编成了一张精心编织的蛛网,只待猎物上门。

    其实,指挥部和李锐都明白这只是一种广撒网的布局,也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,但在如今黑袍人和变异体隐匿不出的情况下,万一网到鱼呢?

    为了这个万一也是值得的。

    只是没料到这个万一来的这么快、这么突然。
    第(1/3)页